010-6095-7397
登录 | 注册
010-6095-7397

当前位置:中公软考> 模拟试题 >

(软考初级)程序员选择题每日一练(5)

发布者:中公软考     来源:中公软考     2021-04-15 17:08:52     阅读()

●前序遍历序列与中序遍历序列相同的二叉树为 (8) ,前序遍历序列与后序遍历序列相同的二叉树为 (9) 。

(8) A、根结点无左子树的二叉树

B、根结点无右子树的二叉树

C、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或非叶子结点只有左子树的二叉树

D、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或非叶子结点只有右子树的二叉树

(9) A、非叶子结点只有左子树的二叉树

B、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

C、根结点无右子树的二叉树

D、非叶子结点只有右子树的二叉树

● 假设一棵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为DGJHEBIFCA,中序遍历序列为DBGEHJACIF,则其前序遍历序列为 (10) 。

(10) A、ABCDEFGHIJ

B、ABDEGHJCFI

C、ABDEGHJFIC

D、ABDEGJHCFI

●已知一个线性表(38,25,74,63,52,48),采用的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7,将元素散列到表长为7的哈希表中存储。若采用线性探测的开放定址法解决冲突,则在该散列表上进行等概率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11) ;若利用拉链法解决冲突,则在该散列表上进行等概率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12) 。

(11) A、1.5

B、1.7

C、2.0

D、2.3

(12) A、1.0

B、7/6

C、4/3

D、3/2

●编译器和解释器是两种高级语言处理程序,与编译器相比, (13) 。编译器对高级语言源程序的处理过程可以划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几个阶段:其中,代码优化和 (14) 并不是每种编译器都必需的。词法分析的作用是识别源程序中的 (15) ;语法分析中的预测分析法是 (16) 的一种语法分析方法;编译器在 (17) 阶段进行表达式的类型检查及类型转换。

(13) A、解释器不参与运行控制,程序执行的速度慢

B、解释器参与运行控制,程序执行的速度慢

C、解释器参与运行控制,程序执行的速度快

D、解释器不参与运行控制,程序执行的速度快

(14) A、词法分析

B、语法分析

C、中间代码生成

D、语义分析

(15) A、字符串

B、单词

C、标识符

D、语句

(16) A、自左至右

B、自顶向下

C、自底向上

D、自右至左

(17) A、词法分析

B、语法分析

C、语义分析

D、目标代码生成

● 当程序运行陷于死循环时,说明程序中存在 (18) 。在C语言中,函数定义及函数调用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19) 。以求n!为例,采用递归方式编写的程序相对于递推方式的程序执行效率较低的原因是 (20) 。

(18) A、语法错误

B、静态的语义错误

C、词法错误

D、动态的语义错误

(19) A、可以进行函数的嵌套定义,不可以进行函数的嵌套调用

B、不可以进行函数的嵌套定义,可以进行函数的嵌套调用

C、既可以进行函数的嵌套定义,也可以进行函数的嵌套调用

D、既不能进行函数的嵌套定义,也不能进行函数的嵌套调用

(20) A、递归程序经编译后形成较长目标代码,所以需要较多的运行时间

B、递归程序执行时多次复制同一段目标代码占用了较多的时间

C、递归程序执行时一系列的函数调用及返回占用了较多的时间

D、递归程序执行过程中重复存取相同的数据占用了较多的时间

答案解析:

(8)D

(9)B

(10)B

(11)C

(12)C

(13)B

(14)C

(15)B

(16)B

(17)C

(18)D

(19)B

(20)C

软考微信公众号

分享最前沿行业动态、业内时评,打造专业软考交流圈

软考QQ群

备考交流、干货共享,学习各种软考考试技巧

相关阅读

近期考试资讯

为你推荐


在线咨询

新浪微博

软考微信


返回顶部